(photo courtesy of Some people smell like rotting fish, but why? Zastolskiy Victor/Shutterstock)
魚臭症不是一般的體味或是狐臭,而是患者身上會時不時傳出一股腐敗的魚腥味。這是一種罕見疾病,全世界得病的人大約不超過500個。
: : 魚臭症的成因 : :
食物中的膽鹼、卵磷酯、或是氮硫化物被腸道中的細菌分解成魚腥味的來源 ─ 三甲胺。正常人體內的酵素 FMO3 會將三甲胺代謝掉,而魚臭症患者由於未知的原因,體內含有過多的三甲胺,這些三甲胺會藉由呼吸、汗液或是尿液排出。魚臭症的正式名稱就叫做三甲胺尿 (Trimethylaminuria)。
魚臭症患者大致上沒有其他健康上的疑慮,但患者通常會因為散發出惡臭,而受到他人異樣的眼光,進而產生心理上的壓力,不僅對自己產生懷疑、沒有自信,較嚴重的患者甚至不敢於人接觸,整天躲在家裡。
還記得2011年在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工作時,因緣際會下加入了魚臭症計畫。Dr Preti是這個計畫的主導人,他的研究著重在人體代謝還有分泌物產生的味道。
印象很深的是 Dr Preti 說,某一天櫃檯的人打給他,說有一個從西班牙來的人在樓下想見他,這位西班牙人深受身體散發出的魚腥味所苦,在得知 Dr Preti 的研究後,特地從西班牙遠道而來,希望可以解決這個令人困擾的問題。在過去十幾年間,陸陸續續有100多個患者加入了這個研究計畫。
還記得第一次meeting時,Dr Preti 丟了一件T-shirt叫我聞,雖然心中想著WTF,但還是硬著頭皮給他聞了下去。
(題外話: 曾經有一個計畫是要分析白人、 黑人、還有亞洲人的體味差別,我和當時的室友兩人,當了代表亞洲人的白老鼠 ,拿了五件白T回家穿了五天,賺了100鎂。)
由於實驗結果還未刊登在期刊上,只能說魚臭症患者要少吃點含有三甲胺前驅物的食物 (ex: 雞蛋, 豆類, 肉),以減少體味的產生。
今天剛好在IFLScience看到這篇關於魚臭症的文章,倍感親切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