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10-18

味覺改變是腦部病變的前兆之一



還記得前一陣子看到一個新聞,一個街頭試吃活動,給路人試吃「48萬人吃的義大利麵」,路人吃完後都認為只是水煮麵條,完全沒有味道。最後揭曉,原來這個試吃活動是「中華民國癌友明天協會」發起的,目的是要告訴大家,台灣共有48萬癌症人口,他們接受化療或是放射治療後失去了味覺,吃什麼東西都沒有味道。

為什麼味覺會喪失呢?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過,食物進入口中後,經過咀嚼,化學分子會被味覺感受器給偵測到,然後再經由三條腦神經 (IV/XII/X) 傳入大腦。而化療或放射治療 (尤其是顏面、頸部或是腦部) 會傷害到味覺受器、味覺神經、甚至是大腦的味覺中樞,使這些病人失去了品嚐食物的能力。

研究指出,約有20%的癌症患者,是因為缺乏營養而死亡的。而味覺喪失便是營養不良的主因之一,因為食物變得無味,會讓人失去食慾,進而減少進食,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厭食症。

除了癌症患者,許多腦部病變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味覺,像是阿茲海默症或是帕金森氏症的前兆之一就是味覺改變,而腦部受損 (例如車禍撞到頭) 也會使人的味覺產生變化。

除了上述原因外,中耳炎、口腔清潔與否或是老化等等,都會使得味覺改變唷!

下次如果吃東西的時候發現味道變得不對了,除了叫廚師出來以外,還要注意是否傷到腦子了啊~

※ 48萬人吃的義大利麵影片: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TjES9lc0qE
※ 中華民國癌友明天協會: http://www.recoverymate.org/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